-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 儿科 > 科普 阅读:1098 次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遗传、自身抵抗力各方面因素,咳嗽、喘息的患儿越来越多,易反复,家长常以呼吸道感染为由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但家属需注意,此时您的孩子可能已患上支气管哮喘,如何防治呢?
有以下临床症状示高度提示哮喘: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无季节变化的喘息以及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对于3岁前发生喘息者,如有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或者本人有湿疹),或有2个次要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血症、非感冒引起的喘息和过敏性鼻炎),则学龄期发生哮喘的危险明显增加。
近日我科收治一个4岁学龄儿童,患儿近1年来常因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喘息,呈阵发性,有咳嗽,刺激性干咳,每次发病均给予抗感染等处理后好转,未予长期规范治疗。1天前患儿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喘息,夜间及晨起明显,但能平卧,无发热,未给予特殊处置来我院就诊。患儿既往因反复喘息,曾4次在外院住院治疗。1岁前有较严重的皮肤湿疹病史。入院时查体:一般状态可,气促,鼻扇,可见明显吸气性三凹征,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心率 120次/分,心腹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 0.70,淋巴细胞 0.30,红细胞 4.7×109/L,血红蛋白 134g/L,血小板 300×109/L。C反应蛋白:15mg/L。胸片示:可见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经过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后喘息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显著减少。过敏原检测阴性。根据临床表现,既往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作出的诊断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由于5岁以下的年幼儿不能很好配合传统的肺通气功能检查方法,因此采用传统的肺通气功能方法评价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可逆性缺乏可靠性,该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病史及体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异性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病史,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可随时间而变化。
治疗原则
治疗目标:有效控制急性发作期症状,防止症状的加重或反复,尽可能维持正常的肺功能,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保持正常的活动能力,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止由于哮喘儿死亡。
支气管哮喘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发作期应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缓解期患儿要长期控制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接触过敏因素,加强自我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
1、 急性发作期治疗:控制喘息,减少粘膜肿胀,保持气道通畅,促进分泌我排泄,减少由于分泌物潴留而继发的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药物史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给药。严重哮喘急性发作时可选择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或特步他林。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
2、 哮喘缓解期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稀调节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缓解期控制的首选药物,一般需要长期规范吸入1-3年,每三个月应进行病情评估,已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支气管哮喘的疾病介绍,希望各位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因为支气管哮喘的早期诊断及规律治疗对孩子的预后非常重要。国文医院儿科将作为家长的后盾,为各位孩子的健康提供保障。
编辑:金英(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