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为什么需要补充维生素D
- 脑血管病中心 > 科普 阅读:845 次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每对父母都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随之而来的,孩子缺钙的问题就被所有的家长所关注,做为一名儿科医生,经常被患儿家长问到:我们家孩子缺不缺维生素D,怎么样才能知道孩子缺不缺维生素D,怎么样给孩子补维生素D,究竟维生素D要补到什么时候等等。所以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有责任,同时也有必要向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维生素D的来源:
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有二:一是内源性,由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的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3;二是外源性,通过膳食或药物制剂获得,动物体中所含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2。D2和D3对人的作用与用量相同,皆可合成,可统称为维生素D。
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1、 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缺少日光照射 一般天然食物除有些深海鱼(如鲨鱼)的肝脏含多量维生素D外,乳类、蛋黄、肉类等含量皆很少,谷类、蔬菜、水果中则几乎不含。每日的天然食物所含维生素D常不足人体需要,主要靠日光照射。但地区纬度、季节、衣着及空气污染都影响紫外线照射强度,故北方、冬季、衣着多、少出户外及工业区污染严重常紫外线照射少,皮肤内合成维生素D不足。热带及亚热带如不出户外或衣物过分遮阳也影响日照,黑种人皮肤含黑色素多,日光穿透不足,也影响维生素D的形成。
2、 先天性维生素D储备不足及生长过速 母孕期维生素D缺乏致胎儿储备不足及婴儿生长过速,需要量增加。
3、 胃肠道或肝、肾疾病 维生素D为脂溶性,消化道疾病及肝、肾功能不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
4、 药物影响 抗癫痫药可使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加快,需要量增加。
5、 钙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可充主食者以乳类含钙量最丰富。据调查我国2-18岁儿童、青少年普遍钙摄入不足,膳食中低钙高植酸盐可导致轻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增加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使体内维生素D下降。
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代谢产物与甲状旁腺、降钙素等构成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作用于钙磷代谢及骨的发育。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1,25-(OH)2D,主要生理功能为通过细胞特异性受体作用于靶器官而提高血浆钙、磷,并促进钙磷沉着于骨。
骨的发育 骨的正常发育有两种形式,一是软骨内成骨,主要在骨端的骺软骨和生长板软骨进行,使骺增大,使骨增长。二是膜内成骨,在各骨的骨膜下进行,使骨增粗。生长板的软骨细胞排列成柱状,在骨骺和干骺端之间。生长板是软骨发育最活跃的部位,软骨细胞不断增值、成熟、肥大,干骺端有很多毛细血管输送钙盐,沉积在肥大软骨细胞的基质内,形成钙化管。每个钙化管中都有血管,血管旁有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并有钙盐沉积,形成初级骨小梁。随后经过改建变为成熟的骨小梁,形成干骺端的松质骨。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如缺乏维生素D,则不能使肥大软骨细胞基质发生钙化,骨骺周围和骨膜下的骨样组织也不能钙化,即产生佝偻病的骨软化症。
维生素D的补充方案
足月新生儿的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400IU,早产儿为500-800IU,然而人乳和牛乳的维生素D含量都很少,分别仅为22IU/L,14IU/L,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足月儿的钙、磷需要量分别为206mg/(kg?d)和77mg/(kg?d),早产儿钙、磷的最低需要量分别约为250mg/(kg?d)和90mg/(kg?d),人乳的钙、磷分别为340mg/L,150mg/L,牛乳分别为1170mg/L和920mg/L,人乳的钙、磷比例为2:1,50-70%的钙被肠道吸收,牛乳的钙磷比例为1.3:1,仅20%的钙被肠道吸收,钙不能满足婴儿需要。
2013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处方集》维生素D(用法与用量)规定:1、预防维生素D缺乏:母乳喂养者每日口服补充400-800IU,早产/出生体重婴儿每日口服800-1000IU,三个月后改为每日400IU。2、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每日口服2000-4000IU,一个月后改为400IU。
因此,小儿应常年适当日照、寒冷季节及快速增长时适量加服维生素D。适当日照是预防佝偻病最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多在户外活动,对小儿及各年龄组的人增进健康、减少疾病都是有利的。日照不但能产生维生素D,日光浴、空气浴还可增加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预防疾病,有利于全民健身,应大力提倡。北方冬季日照不足,紫外线含量少,应辅以维生素D,一般需服用至2周岁。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