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生命,我来守护—多发性硬化
- 脑血管病中心 > 科普 阅读:825 次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疾病,青、中年多见,临床特点是病灶播散广泛,病程中常有缓解复发的脑、脊髓和视神经神经。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病例。
患者,男,李XX,41岁,家住本市,该患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活动不灵,表现为走路时腿拖拽,伴有言语不利,尚可与人交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行头部MRI及腰椎穿刺检查后诊断为“脱髓鞘病”,治疗后好转出院,20天前患者症状加重,并伴有左侧肢活动不灵,症状无缓解,未予任何治疗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有视物双影,饮食、睡眠尚可,尿便正常。查体:体温36.5℃,脉搏7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80mmHg,神志清楚,言语不利,查体合作,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各向运动正常,无眼球震颤,无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颈无抵抗 ,双侧Kernig征(-),昂伯士征(+),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1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行头部、颈椎、胸椎MRI:脱髓鞘病病史: 双侧侧脑室后角、下角旁、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见片状及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弥散成像脑质未见明显异常高信号影。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部分椎体边缘骨质增生。C3/4、C4/5、C5/6间盘向后方局限性突入,硬膜囊前缘受压。黄韧带未见明显增厚。颈髓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胸椎生理曲度尚可,椎体骨质结构完整。各胸椎间盘未见明显突出或膨出,黄韧带无增厚。约T2、5、12椎体水平脊髓内见条片状长T2信号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1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此次考虑患者脱髓鞘病复发,经过吉大一院刘群教授会诊后,给予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病程中激素逐渐减量,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肢体活动较前灵活,患者满意的出了院。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MS的两个体征。但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主要为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必要时血浆置换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所以高度怀疑此病的患者要警惕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