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爱流泪,多数因为它
- 脑血管病中心 > 科普 阅读:887 次
每到春秋季节时,各种疾病都易好发,在门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患者,人群多数是中老年人,普遍症状就是流泪,异物感,经过专家的诊查诊断为沙眼。很多人对于沙眼这个名词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具体情况却是不清楚。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沙眼的症状:
早期症状有:1.患眼异物感、流泪;2.睑结膜及穹隆部结膜充血、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形成灰白色线状或网状;3.角膜血管翳。
晚期症状: 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相关症状: 睑结膜沙粒外观 结膜充血 睑结膜的巨大乳头 视力障碍 眼皮下垂 两眼干涩 倒睫
沙眼的诊断标准:
1、上睑和上穹窿部结膜血管模糊充血,
2.上睑和(或)上穹窿部结膜出现疤痕。
3.角膜血管翳。
4.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或沙眼衣原体阳性。
在第一项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之一项者可诊断为沙眼。
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常见的有:
1.睑内翻及倒睫:在沙眼的后期,病变可侵及睑板,因瘢痕组织收缩而变短,加之睑结膜,特别是睑板上沟部位因瘢痕而收缩,遂使睑板向内弯曲如舟状,形成典型的睑内翻倒睫。倒睫亦可单独发生,乃由于毛囊附近受病变侵犯后产生的瘢痕所致。倒睫的长期刺激,可使角膜浅层呈现弥漫性点状浸润,继而上皮剥脱,形成溃疡,称沙眼性角膜炎或沙眼性角膜溃疡,此时病人异物感、怕光、流泪、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作内翻矫正及电解倒睫术,以免造成严重的损伤。
2.沙眼性角膜溃疡:在血管翳的末端有灰白色点状浸润,一旦破溃,即形成浅层溃疡,这些溃疡可以互相融合,形成小沟状溃疡。这种由沙眼血管翳所引起的溃疡,与倒睫所引起者,均称为沙眼性角膜溃疡。前者以用药物治疗为主,后者应做手术矫正睑内翻倒睫。
3.上睑下垂
4.沙眼性眼干燥症:由于结膜表面瘢痕化,将结膜的付泪腺及杯状细胞完全破坏,泪腺排泄管在上穹窿部的开口也被封闭,粘液和泪液完全消失,结膜及角膜变干燥,严重时结膜角膜呈弥漫性实质性混浊,上皮角化、肥厚,形似皮肤、视力极度降低,此时应点鱼肝油或人工泪液以减轻结膜、角膜干燥。或行泪小点封闭术,以减少泪液的流出。
5.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沙眼衣原体侵犯粘膜,可引起泪小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进而形成慢性泪囊炎。
6.睑球粘连 穹窿部结膜因瘢痕收缩而缩短,尤以下穹窿部为显著,甚至穹窿部完全消失。当牵引下睑时,在眼睑和眼球间可见有垂直的结膜皱褶,称为睑球粘连。
7.角膜混浊 重的角膜血管翳常遗留角膜混浊。睑内翻倒睫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角膜溃疡等也可致角膜混浊。若有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并穿孔,则可严重地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沙眼的护理要点
1、帮助沙眼患者引起重视,按时用药,症状消失后未经医生认定,不可随便停药。
2、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如毛巾、脸盆、枕头、被套等要经常煮沸消毒或阳光下晾晒;点过眼药后,宜用酒精棉球擦手。
3、禁用可的松眼药水治疗慢性沙眼,会加重病情;沙眼严重,有大量滤泡者应到医院行手术治疗,并同时配经药物治疗。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或不洁物品擦、揉眼部;最好用流水洗手、洗脸。
眼科专家提醒,沙眼及眼部有感染者切勿佩戴隐形眼镜,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佩戴隐形眼镜对环境要求较高,在有灰尘及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里都不适合佩戴。因为灰尘等异物一旦进入眼内,隐形眼镜镜片会通过摩擦对角膜产生刺激,引起眼睛疼痛、细菌感染,最终导致眼角膜上皮脱落,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失明。为了人们眼睛的健康,建议沙眼及眼病患者佩戴架式眼镜比较安全可靠。目前在眼科门诊患者中,6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沙眼。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