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科医生常被肝癌患者及其家属问到:“医生,这病该怎么治?能治好吗?” 其实,随着肝癌治疗效果的逐年提升,治疗方案也并非 “模板化”。每个患者的治疗都应该是“量身”定制的方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肝癌的个体化治疗。
一、为什么肝癌治疗要“量身定制”?
肝癌的“狡猾”之处在于它的异质性。同样是肝癌,不同患者的肿瘤大小、生长位置、是否转移、基因突变特征、肝功能状态,甚至年龄和基础疾病都可能完全不同。比如: 1、早期肝癌患者:肿瘤小、位置局限,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可能是根治机会; 2、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如果肝功能差,直接手术风险高,可能需要先介入治疗来控制肿瘤; 3、晚期转移患者:若检测到特定基因突变(如MET扩增),靶向药联合免疫治疗可能带来显著效果。
如果仅用“一刀切”的方案,可能会让患者错过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机会,甚至因过度治疗加重身体负担。
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步骤:精准评估+科学选择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医生会通过以下步骤全面“摸底”: 1. 病情分期:通过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是否侵犯血管或转移; 2. 肝功能评估: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直接影响治疗选择; 3. 分子分型:通过基因检测、PD-L1表达检测等,寻找可能敏感的靶向药或免疫治疗机会; 4. 全身状态:年龄、心肺功能、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会影响治疗耐受性。
案例举例
一位65岁的肝癌患者,肿瘤5cm且靠近大血管,同时有中度肝硬化。直接手术风险高,介入治疗科为他制定了“介入栓塞(TACE)缩小肿瘤→靶向药控制→二期手术”的阶梯方案,最终患者虽然没有选择手术,但肿瘤控制良好,生存期超过5年。
三、个体化治疗有哪些“武器库”?
现代肝癌治疗已进入“多兵种联合作战”时代,常见手段包括:
1、局部治疗:手术、射频消融、介入栓塞(TACE)、放疗等; 2、全身治疗:靶向药(如仑伐替尼、多纳非尼)、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化疗; 3、联合治疗:如“TACE+靶向药”“免疫+靶向”等,协同增效。
国文医院介入治疗科始终在追求用更精准的评估找到治疗突破口,用更柔性的策略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做到所有治疗都有的放矢,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在个体化治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机”。
微信扫码预约